人民网2019年3月27日讯 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开始显露。在人民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收集到的投诉信息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诉逐渐增多。其中,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差距大,电池衰减导致的续航缩短等问题较为集中,成为了汽车消费者用车时的烦心事。
续航锐减 车主投诉某品牌纯电动车使用4年后续航仅剩5公里
张先生于2014年购买了北汽新能源旗下的EV150车型,最近他的车出现里程锐减的问题,行驶5公里左右便开不动了,车辆停在路边,里程却一直掉,直至为0,两次把他撂在了半路上。“特别是在冬季,一旦开启空调,车辆续航里程有时甚至仅有5公里。”张先生说。
张先生告诉记者,此前车辆常出现动力电池故障灯亮的问题,重启几次便能恢复正常,可是如今,开不到几公里里程便迅速减少,经过4S店深度补电以后仍然不行,又送去4S电进行修理了。
记者采访了张先生购车的北汽万邦之星4S店相关负责人,对方承认,张先生的车辆使用了4-5年时间,的确出现了电池故障问题,有可能是电压不稳导致的,目前车辆仍在免费维修当中。因为EV150车型的电池型号较老,可能会遇到没有配件的情况,因此维修时间较长,张先生的车辆2月15日送修,目前已维修超过一个月时间。记者采访北汽新能源公关部相关人员,对方表示,会给予客户代步车辆或交通补贴进行支持,并会尽快协调相关配件。
续航里程与实际不符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车消费者最大的“痛”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人民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关于续航里程方面的案例还有不少。不少车主都曾反映过实际续航里程锐减、以及续航里程与实际宣传不符等问题。除了EV系列产品,其他新能源续航里程的投诉也时有发生。消费者普遍反映,新车冬季续航里程大幅衰减,与官方宣传不符。
多位新能源车主向记者反馈,其实和燃油车的“油耗值”一样,日常行驶过程中的油耗很难达到厂家给出的“综合工况下”的油耗标准,但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太大。而新能源汽车不同,虽然车主对企业给出的续航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落差”会有一定的预见,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却有些过大。
北京某出行平台的司机王师傅表示,自己所驾驶的纯电动车号称最大续航里程是400多公里,在春秋两季,可能续航里程能达到300公里的样子,而在冬天,如果开空调,续航可能只有250公里左右。“真实里程只有宣传的3/5左右,一到冬天都不敢开空调。”王师傅对记者抱怨。不只是王师傅,在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论坛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诉大多数集中在“续航里程与宣传不符”上。
“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从150公里普遍提高到300公里以上,但客户的抱怨并没有减少,因为实际续航里程低于期望值。”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此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也提到。虽然实际的续航里程和环境、温度以及驾驶习惯都密切相关,但车企在宣传上的“虚高”,造成车主对于电动车续航的不满加剧。
亟需规定新能源车实际续航里程测试标准 规范电池衰减范围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告诉记者,汽车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是在试验场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往往与实际驾驶情况不符。
另外王秉刚还特别指出,“电动车的采暖完全依靠电,冬天如果把空调打开,就要增加约20%~30%的能耗,使得续驶里程减少1/4到1/3。也就是说,常温下400公里的续驶里程,在冬季可能降到300公里不到。”
但是如果短时间内电池续航衰减过快就是电池的质量问题了。“现在大部分车也就用了两三年。如果装用质量不好的电池,其性能衰退快,使用时间一致性变的很差,电池寿命短的话,将会出现续驶里程随使用时间减少的情况。这个情况下,电池质量好坏就会明显表现出来。如果过早出现续驶里程明显减少的情况,就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王秉刚说。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宣传的最大续航里程在实际驾驶中都会打折扣。实际续航里程受行驶速度、路况、个人驾驶习惯及温度等影响,往往明显小于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针对国内电动车续航宣传的乱象,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认为,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选择车辆时的重要参考因素,车企不应该把理想化的续航里程数值向消费者推广,更不应该作为卖点宣传。对于最大续航里程、NEDC综合工况里程和实际路况之间的差距,厂家在宣传或销售过程当中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并且数据要真实不能有假,让消费者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作出选择。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在进入全新时期。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也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但是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在快速发展中暴露中的问题,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在比较快的时间内制定出续航里程的检测标准,企业也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尽快取得电池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使市场得到一个良性循环,也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胡挹工 吴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