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汽车>首页推荐1>

汽车人脸识别系统 好用吗?

汽车人脸识别系统 好用吗?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不少上市新车以“人脸识别”为卖点,为自己贴上“黑科技”的标签。那么,“人脸识别”在汽车上好用吗?

广州日报2019年9月5日讯 在交通领域,人脸识别普及的速度超乎你我的想象。现在你去机场搭乘飞机,在过安检的时候,后台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来鉴定你的身份。不出意外,从明年开始,刷脸搭乘地铁在许多城市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汽车当然不会落于人后,不少上市新车以“人脸识别”为卖点,为自己贴上“黑科技”的标签。那么,“人脸识别”在汽车上好用吗?

什么是“人脸识别”

最初的人脸识别主要是“算法”,将图像解析成各种数字,再将这些数字与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对比。发展至今,“算法”仍旧是核心,但通过与AI、大数据、云平台、高清摄像头等技术结合,能够实现在线、实时、精准、快速的比较,能在5秒或更短的时间内识别鉴定者的真实身份。

【测试过程】需要数据采集

此次测试先后进行两轮。一是广电运通的动态人脸识别监控分析系统,二是广汽ADiGO生态系统。前者将会被陆续应用在酒店入住、地铁过闸、景区入园等场景当中,而后者将会搭载在刚刚发布预售价格的广汽新能源Aion LX上。

要使用人脸识别,采集数据是第一步。即,系统要有你的资料,至少有你的图像。数据采集过程相信大伙都不陌生,需要对着摄像头,并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眨眼”“点头”“摇头”等动作。或许会有人奇怪,为什么要“点头”或者“摇头”,因为系统需要判断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张静态的肖像照,避免造假。整个数据采集耗时在1分钟之内。操作成功之后,系统会有提示。

能快速识别鉴定者的身份

在广电运通的科技展厅,用户完成数据采集之后,再站在闸机口,系统灯会变绿,显示“通行”,闸门会自动打开,测试人员能快速通过。而在体验广汽ADiGO生态系统时,系统同样会在第一时间识别使用者的身份,随后进行一系列的车辆调整,包括车门解锁、座椅调节、空调设定、音乐播放、氛围灯选择,并会载入该用户的驾驶习惯数据。

测试时,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系统都是已经达到量产条件,已经或者即将投放到市场当中。

记者先后进行近30次的测试,系统都能够准确识别需要鉴定者的身份。而在广汽ADiGO生态系统体验环节,我们除亲自测试之外还统计了100多人的测试结果:第一时间准确识别率超过90%;未能第一时间识别,也是操作不熟悉、拍摄的角度、光线等问题造成,非系统本身。重新调整过之后,第二次就都成功识别。

用照片蒙混过关?NO!

能否识别“造假”行为,这考验“人脸识别”的能力。此次测试均为最新的“人脸识别”系统,启用最新的AI技术、动态识别、红外线等功能。简单来说,该系统能识别鉴定者是否是三维、立体、活体。

用手机拍张人物照,按照合适的比例缩放,放置于摄像头前方,能否蒙混过关?记者先后尝试五次,全部被拒绝。照片不行,视频呢?记者用手机拍一小段的人物视频,再次“挑战”,同样不行。该系统的“防伪”能力,堪称优秀。这里也奉劝所有人,对于现在“人脸识别”系统,不要再用几年前的目光来看待它,经过最近两三年不断迭代、数据积累和技术沉淀,它的“聪明”比你我能预期的还要好。

更多汽车上应用被解锁

有了人脸识别,实体钥匙可以丢在家里,当成备用——车辆解锁,靠“刷脸”就可以。在传统汽车上,“记忆座椅”功能都是按键式,且通常只能设置两组,如果人再多,就只能每次上车之后再调节。“人脸识别”不是,能够记住海量的人。只不过,现在比较“内敛”,先开放五组,即能识别五个人。显然,这是出于安全考虑。未来,随着市场验证成熟可靠,会开放更多识别数量。

现在APP可以实现远程授权,当对方拿着授权码,就可以打开车门,将车辆开走。远程授权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对方将车辆交给另外一个人驾驶时,“人脸识别”能否识别驾驶者是否与授权人一致。与此同时,“人脸识别”还能实时监控,当驾驶员出现疲劳现象时,会进行温馨提示。

测试总结&观察

以前,常用“爱车”来形容汽车,因为你爱它,那是单方向的。现在则是双向的,汽车会与你交流,会逐渐懂你。不用担心,你可以将其当成一个“助理”,帮你处理用车过程中遇到的事情。而要实现这点,首当其冲,汽车要“看得见”“听得见”,要能感知环境,“人脸识别”便是其中的关键功能之一。此次测试,“人脸识别”表现出足够聪明,能提升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体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购车时,值得考虑。(周伟力


[责任编辑:潘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