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2019年9月17日讯 网约车作为一项共享经济新业态,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记者9月16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针对当前网约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去年底我市已开始对《深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进行系统修订,新修订的办法已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办法》强化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着力解决网约车执法难等一系列管理难点。
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考试成绩互认
据悉,目前深圳共有17家网约车平台取得了深圳牌照,其中10家平台已在深正式运营,持证上岗的网约车司机达到7.4万人,注册的网约车5.8万台。
为更好落实“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新《办法》调整了新注册网络预约出租车类型,明确新注册的网约车须为纯电动汽车。
根据广东省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办法》明确深圳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实行互认,驾驶员在原证件有效期届满前可直接跨类驾驶巡游出租车或者网约车。《办法》还规定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制度,由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网约车行业经营者数量、运力规模、从业人员数量等信息,引导网约车驾驶员有序就业,促进网约车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经营者须向约车人全面真实准确披露待约车辆数量和计价规则
新《办法》着重强化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维护驾驶员和乘客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
规定网约车经营者应加强对驾驶员身心健康和资质变化等情况的动态管理,对于驾驶员存在不适宜驾驶情况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驾驶员营运,并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要求网约车经营者公布服务评价体系,明晰乘客对驾驶员服务质量评价的渠道,建立驾驶员申诉处理制度,对乘客不遵守乘车规定的行为,明确驾驶员可以拒绝或者终止提供服务,网约车经营者不得因此对驾驶员实施经济处罚或其他限制措施。
要求网约车经营者向约车人全面、真实、准确披露约车人指定地理位置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待约车辆数量和计价规则,保障约车人知情权和选择权。
将平台储存业务数据保存期限从原来的2年延长至3年,优化乘客维权保障制度。
建立网约车行业诚信评价体系
新《办法》还加强了行业监督和执法管理。比如将处罚对象从注册登记驾驶员等扩大至租车公司、实际管理人等违法行为人。对政府监管平台等发现的相关违法行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通知网约车经营者、车辆所有人、注册驾驶员配合调查,对能够提供实施违法行为的实际驾驶员信息的,对实际驾驶员进行处罚;不能提供的则对经营者、车辆所有人和注册驾驶人进行处罚。
为适应出租车客运电商行业发展要求,新《办法》增加了主管部门可以将政府监管平台数据作为认定违法事实依据的规定,解决取证难问题。此外,深圳还将建立网约车行业诚信评价体系,严重失信者相关管理部门可采用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限制资质资格、不予行政许可等行政性约束措施和其他必要的联合惩戒措施。 (崔霞)